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专栏

【天津大学】天津大学学科交叉工作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20-11-23  发布作者:  点击数:

学科交叉是创新思想的源泉,也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指出,随着学科不断分化融合,创新成果往往产生在多学科的交叉点上。

天津大学十分注重学科交叉,将学科交叉举措融合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中,从学科交叉平台、一流学科领域、交叉学科建设等方面持续推进学科交叉。

学校秉持“交叉、开放、创新”的原则,打破学科壁垒,面向国家战略、基础前沿和新兴领域,培育建立了分子化学与材料、大型建设工程安全等13个学科交叉平台,打造未来学科发展的动力引擎。在学科交叉平台建设过程中,依照各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基础、任务目标及创新资源汇集情况,遴选出基础较好的平台优先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分类型开展学科交叉平台建设,择优给予引导性或奖励性资金及政策支持;以重大创新任务为牵引,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实现参与人员的自由配置,充分汇聚现有资源。

学校重点支持若干顶尖学科和优势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引导潜力学科进一步凝练方向。创新学科领域组织模式,推动在重点领域的学科交叉与融合 ,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在“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综合性学科布局基础上,重点建设化工能源领域、化学与生命科学领域、新材料领域、管理与经济领域、可持续建筑与环境领域、建设工程安全领域、光电信息领域、数据科学领域、智能制造领域、环境生态领域等十大学科领域

在交叉学科设置方面,学校以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加快新兴交叉学科发展为突破,遵循“可增可撤、可内可外”的原则,优化学科结构,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二级学科动态调整机制。

在研究生教育层面,天津大学从生源构成、导师团队、平台基地、培养模式、知识结构等五个维度做出了尝试,努力构建以融合、贯通、创新为核心的学科交叉培养体系。

2018年秋季学期,天津大学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新建首批21面向人工智能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课程,向全校研究生和未来具有本研贯通培养资格的本科生开放,为新工科建设和学科交叉培养助力。首批课程开设24个教学班,3319名研究生踊跃选课。首批建设的新工科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更注重前沿引领和学科交叉,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以及教师们科研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过程。在教学方法上更注重方法传授,注重不同学科思维方式的引导,以期帮助同学们拓宽学术视野、增强创新意识、提升科研能力。目前,天津大学已开设40门新工科课程。

2019年秋季学期,天津大学发布“跨学科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实施办法”,推进研究生学科交叉培养计划,鼓励优秀本科生跨学科保研,甚至直接申请跨学科攻读博士学位。为保证学科交叉培养质量,学校根据本科生的专业背景和数理基础,设定了一定的跨学科保研范围。理、工、医、管理、经济类学生可以保送到其他所有学科门类,教育、文、法、艺术原则上在这四个学科门类内保送。学校通过“招生宣传导师团跨学科领域专项计划”及额外给予学院跨一级学科推免生政策,鼓励学院和导师接收跨学科保研本科生。

围绕构建学科交叉育人体系,天津大学正探索实施以高水平学术团队为支撑,从多方面汇聚资源、搭建平台、促进融合,全面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学科交叉工作模式。

时间:2020-11-23 来源:天津大学研究生教育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研究生院楼D栋4层

电话:0731-88821224(综合办)、88822856(招生办)
88822824(培养办)、88823112(学位办)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