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并讲话。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学习研讨,广大干部教师纷纷表示,重要指示批示和讲话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关怀关爱,为加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校党委书记赵凌云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的批示,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对研究生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给予充分肯定,明确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方针与路径,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将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一是将指示批示精神作为谋划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引领未来五至十年学校研究生教育、学位点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定位与战略。二是将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新时代构建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指导思想,不断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适应多领域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将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新时代加快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人民群众对满意教育的需求以及学校肩负的教师教育使命,构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科研体系和学科体系。
研究生院院长周宗奎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寄予厚望,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实践者,我们要深刻认识研究生教育对国家发展全局承担的重要职责,深刻认识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在国际人才竞争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深刻认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历史使命。用扎实显著的研究生教育工作成效,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要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强化研究生教育的鲜明导向;要抓牢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要抓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提升研究生培养能力和培养水平;要激发各方面活力,完善合力育人工作机制。要在总结过去40年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成绩和不足的基础上,继续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以一流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研究生教育如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杨军认为:“我们需要认清新形势、新需求、新责任、新使命,统一思想、理性研判,坚持‘四为’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迎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带来的时代机遇与挑战,扎实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切实担当起历史赋予研究生教育的使命。”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研究生院副院长杨万文表示:“研究生导师作为指导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其素质、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当前研究生导师队伍存在师德师风和个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数量相对不足、导师类型结构与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不相适应、导师学术道德典范与督导意识亟须加强等问题,我们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升导师队伍水平’的指示要求,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和分类评价制度,实行导师岗位动态管理机制、强化导师岗位责任制,严格落实‘学术道德、师德一票否决制’,强化研究生导师自律意识,将终身教育理念引入导师队伍建设,从制度层面推动研究生导师更好履职。”
研究生院副院长杨青松认为,适应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研究生教育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改革研究生招生体制,进一步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赋予学术团队和指导教师更大的管理权;二是严把招生入口关、严格培养过程关、严抓毕业出口关,实现“严进严出”;三是以调动研究生及其导师的积极性为核心,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和流程,特别是要以科研项目和科研团队为基础,把研究生组织到科研活动中,并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院副院长叶飞认为,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金字塔尖”,是国家人才竞争的重要支柱,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战略支撑与引领的使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要对标“双一流”建设,坚持内涵式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构建研究生一流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学院、学科为主导、教师和研究生为主体、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的全方位、多元化、重实效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新格局。华中师范大学作为高校教师教育领域排头兵,要进一步找准目标定位、凸显优势特色,在研究生教育中突出教师教育,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分类培养,强化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好地服务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
文学院副院长余一骄教授表示,必须认认真真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和困难,不断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一流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拔尖人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把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等落到实处,主动发挥文艺学等方面课程的文化引领作用。严格导师选拔,以“四有”好老师标准来要求每一位研究生导师,讲好每一次课、讲好每一门课、关爱每一位研究生。
“面对新时代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格局,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对高端、精英、拔尖和紧缺人才的重大需求越来越紧迫。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研究生教育必须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建国教授谈到:“要不断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体系,实现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和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使我国研究生教育更好发挥‘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双重功能,构筑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地,不断强化创新型国家‘高精尖缺’人才供给能力,更好打造驱动科技创新发展核心引擎,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蓄能。”
教育学院副院长申国昌教授认为,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做到更大贡献。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善课程结构,加强国际交流,注重产教融合,提高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的任务是坚持立德树人本旨,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实现培养机制创新,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形成良好学风教风,严格培养质量标准,完善教育评价机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创新型、高水平、高层次建设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阐明了研究生教育的时代使命、重要意义、整体要求,提出研究生教育的殷切期望。”法学院副院长丁文教授表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要主动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谈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曹高辉副教授提了三点建议,一是严格把关导师的遴选和考核工作,压实导师责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二是从研究生培养各环节加强教育管理,做到严进严出,质量优先,切实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三是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加强条件保障,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让研究生能安心学习和研究。
时间:2020-08-05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